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时代多民族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与边缘活力
  • [摘要]新时代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是一个多声部的审美话语世界,虽然具备独特多元的文化资源和美学传统,但一直以来存在批评话语零散化、表面化和单一化现象,理论人才短缺,力量薄弱。同时,多民族文学因其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遮蔽了源于本土的理论自觉。从作品出发,“回到文学本体”,深入文本进行分析阐释,解读多民族文学“边缘的活力”的现实境地及其审美意蕴,需要我们提升批评的反思性,形成文艺评论与作家创作的审美共识。我们倡导多民族文学的“批评精神”,继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客观评价多民族文学实践及其审美意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民族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 丹珍草(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5-15  共有 381 人次浏览
  • 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乡村主旋律书写
  •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少数民族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国家文化召唤机制更加密不可分。这其中,“三农”问题的相关话题作为时代主旋律为少数民族文学的乡村叙述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表述空间,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文学传颂、延承、深化主旋律的同时,也尝试进一步融通文学与现实、政治与审美之间的关系。
  • 白文硕(回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6-23  共有 370 人次浏览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溯源
  • [摘要]学界通常认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源自茅盾 1949 年 9 月为《人民文学》撰写的《发刊词》。其实,茅盾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是遵循 1949 年 7 月第一次文代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开展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运动”的规定,而这一规定又是借鉴了 1934 年 8 月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要求“促进各兄弟民族的文学之发展”的经验。高尔基在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主张“不可轻视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而且早在 1930 年 12 月其发表的《论文学》中就已经使用“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所以,“少数民族文学”概念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苏联就已经产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受到苏联的影响。
  • 李 琴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24-34  共有 383 人次浏览
  • 巴·布林贝赫整一性诗学体系建构综论
  • [摘要]文章围绕路径、场域及材料等话题,讨论了巴·布林贝赫的诗学研究历程,通过民间文学路径和精英文学路径,进入民族文学之场域,从个体材料、本土材料和公共材料中归纳、总结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学命题和范式,建构整一性诗学话语体系是其毕生坚持的主要学术方向。
  • 满 全(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35-43  共有 404 人次浏览
  • 论东北作家群中的满族作家——以金剑啸、李辉英、舒群等为例
  • [摘要]满族作家是东北作家群的开创者、中坚力量和核心人物。金剑啸的长诗《兴安岭的风雪》、李辉英的小说《万宝山》、舒群的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马加的小说《登基前后》等,拉开了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序幕;还有端木蕻良绘制的关于东北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卷《科尔沁旗草原》,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历史贡献。
  • 郑丽娜 宋依洋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44-51  共有 281 人次浏览
  • 新世纪以来关于“满族作家老舍”研究述评
  • [摘要]新世纪以来研究者围绕老舍的“满族文化心理”“老舍与满族文化”以及“老舍与少数民族文学”等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做了许多有价值的阐释。关纪新是这个话题的开拓者和引领者,长期耕耘这片学术沃土,在老舍的“民族身份”“民族文化伦理站位”“民族心理”和“民族观”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学术界高度评价。“满族作家老舍”研究拓宽了走近老舍的路径,是新世纪老舍研究的重要内容。
  • 石兴泽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52-61  共有 331 人次浏览
  • 口传与文字之间——《古语拾遗》所见日本古代神话叙事体系的嬗变
  • [摘要]8 世纪初,尽管日本学习中国已经建立起律令体制,但在文化发展上依旧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字方面,汉字被引进日本并成为官方文字。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日本古代神话从口头传播到文字整理记录下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一神话系统在汉字与汉字背后的中国文明影响下被重新编码的过程。从这一意义而言,我们阅读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日本神话,乃是研究口传与文字关系一个非常难得的古老范本。文章借助 9 世纪成书的《古语拾遗》所保存的史料对这一影响发生前的日本神话原貌进行了局部还原,并从日本神话天地开辟阶段的叙事入手,对神话叙事体系嬗变、文字传统如何对口头多样性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叙事与权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晓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62-72  共有 287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优先路径诠释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乃至文化可由民族语言直接外译,也可经由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转译为外语。外译有四条路径,一条为捷径,三条为曲径,它们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外译的路径图。其捷径是外译时的首选,曲径则需视情况而定;曲径波折越多,文化磨蚀越大,外译成本就越需要考量。
  • 黄忠廉 杨荣广 刘 毅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73-80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日本古代“歌垣”文化视阈下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研究
  • [摘要]记载于日本 8 世纪古书中的“歌垣”虽然在 9 世纪便已销声匿迹,但作为构成日本基层文化的要素之一,从江户时代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日本早期的歌垣研究由于受柳田国男的“一国民俗学”方法论影响,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一直局限于国内视角,采取从民族内部观照各文化事象的态度。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对歌的大量采集与日本学界“照叶树林文化论”的提出,日本学者发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大量与日本相似的歌文化,因此从音乐学、比较文学、人类学等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日本古代的歌垣有可能是从中国西南为中心的照叶林带传到日本的观点。日本学者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的比较研究不仅突破了日本“一国民俗学”的局限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对歌文化在东亚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与地位。
  • 赵 蕤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81-90  共有 355 人次浏览
  • 共同体意识的凝铸: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
  • [摘要]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是家国结合以延祖祀历史模式下特定内涵的呈现。其以敬德保民、家国同构为根基,以尊祖敬宗、重建秩序、抗争意识为典范表述,以共同祖先认同与尊崇、大同太平为目标指向。在文化统一的旗帜下,这一文化阐释为不同时期各民族神话所不断强化,最终凝铸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察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神话中凝铸的历程,既有助于理解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与传承方式,也有助于把握其丰富内涵。
  • 袁咏心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91-98  共有 316 人次浏览
  • 新媒体语境下口头传统的主体与受众
  •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口头传统突破了物理空间,拥有更阔大的演述场域,实现了从传统社区向新媒体的转移。以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新媒体平台为例,口头传统演述实践中的歌手与受众关系发生了变化。歌手不再是专门的职业,其演述突破了社区的文化语境,受众的分布也超越社区范畴。歌手与受众的关系,从二元互动发展为以新媒体为中介的演述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多元互动。
  • 王 威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99-105  共有 294 人次浏览
  • 出土文献与早期《诗经》的口头传统
  • [摘要]出土文献表明,口头传统在早期《诗经》的创作、流传与演述过程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影响了书写文本的形成。从出土“诗”类文献与传世文献来看,早期诗歌的即兴口头创作、套语式的表达、嗟叹词的运用、“歌”体形态的呈现等方式,都展示出早期《诗经》口头创作的遗痕。上古时代“瞽矇传诗”的传统,以及出土“诗”类文献所见诗歌起兴句的同文、音近词的异文、章序的错乱现象,确乎表明早期《诗经》具有口头流传的特征。清华简“诗”类文献标示了早期诗歌多通过歌唱与舞蹈的形式呈现,鲜明地展现了早期《诗经》的口头演述形态。
  • 李秀强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06-124  共有 252 人次浏览
  • 唐代北部边境地带诗歌意象的生成与表征
  • [摘要]唐代的北部边境是石见清裕笔下的“带状地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界地带横亘的两种或以上民族文化,牵涉的关于财政、军力、制度等问题,是唐王朝能否长久傲然屹立的重要因素。就诗歌发展史而言,这里也是独特的场域。战争问题产生的军事建筑意象、制度变化生成的区域性意象,在北部边境地带中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北疆更为丰富。由唐人书写的大量诗作,忠实承载并生动演绎了北部边境地带的历史发展与丰富蕴意,为了解和认识唐代北部边境地带提供了鲜活的文本,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唐代及唐前北部边境地带诗歌意象的演化和凝定,有助于了解其间蕴涵的文化变迁。
  • 米彦青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25-133  共有 285 人次浏览
  • 从抄本、刻本到仿本:子弟书的文本流动
  • [摘要]在子弟书的流传过程中,北京书坊抄售的抄本与沈阳书坊付梓的刻本,是两大重要的版本系统,反映出子弟书在不同地域流传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与特色。在子弟书走向衰微时,有文人以时兴的题材,对子弟书文本进行戏仿创作。经由书坊抄本、刻本至文人改本的演变,可以看到子弟书由茶馆逐渐进入书斋的过程中,版本形式借鉴了传统文学形式的文本形态,同时曲文不断被雅化,又被文人墨客赋予道德教化的意义
  • 李 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34-144  共有 276 人次浏览
  • 《受生宝卷》与早期西游故事的建构
  • [摘要]在早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西游宝卷”中,《受生宝卷》独具价值。该卷由《佛说受生经》衍化而来,对早期西游故事具有形态参照与路径参照的双重意义。以《受生宝卷》为代表的宗教科仪文本与百回本《西游记》存在互文关系,却又自成体系。它们可为西游故事的演化传播,以及《西游记》成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 胡 胜 金世玉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45-153  共有 288 人次浏览
  • 饬禁曲本与双语创作——论旗人全德的戏曲活动
  • [摘要]全德的戏曲活动集中于乾隆后期,涵括“饬禁”与“创作”两个维度。作为内务府官员,全德与伊龄阿、图明阿奉命在苏扬地区开展声势浩大的查禁曲本行动,呈示出清代地方禁戏的缘由、主要目的与具体措施,以及中央与地方、各地方间的协同机制,深刻影响着苏扬地区的戏曲生态。作为戏曲家,全德既以汉文编创了大量俗曲,将之引入杂剧创作以实现文体突破,又创作了清代唯一一组“满汉兼”西调,其在满汉双语文学的发展与演进中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清代文学史上的鲜活个案,全德的曲作是满汉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与融合的结晶,是旗人文学创作的典型样本,相关考察对非经典作家与作品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 武 迪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54-165  共有 270 人次浏览
  • 论马若虚咏藏词的文化风貌及词史意义
  • [摘要]清代词人马若虚是清词史上以词歌咏藏族民俗文化且存词作最多的作家。其咏藏词抒写了藏族地区的服饰、饮食、节日、游乐及民间信仰等民俗文化内容,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马若虚的咏藏词不拘一格且自由书写,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和社会功用,突破了受浙西词派笼罩的时代藩篱,在清词史上独树一帜。前代词论家对此或不予置评,或评价不高,是有失公允的,应立足马若虚词作的实际成就给予其应有的词史定位。
  • 张芷萱 赵义山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66-176  共有 298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