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时代多民族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与边缘活力
  • [摘要]新时代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是一个多声部的审美话语世界,虽然具备独特多元的文化资源和美学传统,但一直以来存在批评话语零散化、表面化和单一化现象,理论人才短缺,力量薄弱。同时,多民族文学因其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遮蔽了源于本土的理论自觉。从作品出发,“回到文学本体”,深入文本进行分析阐释,解读多民族文学“边缘的活力”的现实境地及其审美意蕴,需要我们提升批评的反思性,形成文艺评论与作家创作的审美共识。我们倡导多民族文学的“批评精神”,继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客观评价多民族文学实践及其审美意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民族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 丹珍草(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5-15  共有 380 人次浏览
  • 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乡村主旋律书写
  •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少数民族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国家文化召唤机制更加密不可分。这其中,“三农”问题的相关话题作为时代主旋律为少数民族文学的乡村叙述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表述空间,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文学传颂、延承、深化主旋律的同时,也尝试进一步融通文学与现实、政治与审美之间的关系。
  • 白文硕(回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16-23  共有 369 人次浏览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溯源
  • [摘要]学界通常认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源自茅盾 1949 年 9 月为《人民文学》撰写的《发刊词》。其实,茅盾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是遵循 1949 年 7 月第一次文代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开展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运动”的规定,而这一规定又是借鉴了 1934 年 8 月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要求“促进各兄弟民族的文学之发展”的经验。高尔基在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主张“不可轻视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而且早在 1930 年 12 月其发表的《论文学》中就已经使用“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所以,“少数民族文学”概念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苏联就已经产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受到苏联的影响。
  • 李 琴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24-34  共有 382 人次浏览
  • 巴·布林贝赫整一性诗学体系建构综论
  • [摘要]文章围绕路径、场域及材料等话题,讨论了巴·布林贝赫的诗学研究历程,通过民间文学路径和精英文学路径,进入民族文学之场域,从个体材料、本土材料和公共材料中归纳、总结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学命题和范式,建构整一性诗学话语体系是其毕生坚持的主要学术方向。
  • 满 全(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35-43  共有 402 人次浏览
  • 论东北作家群中的满族作家——以金剑啸、李辉英、舒群等为例
  • [摘要]满族作家是东北作家群的开创者、中坚力量和核心人物。金剑啸的长诗《兴安岭的风雪》、李辉英的小说《万宝山》、舒群的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马加的小说《登基前后》等,拉开了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序幕;还有端木蕻良绘制的关于东北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卷《科尔沁旗草原》,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历史贡献。
  • 郑丽娜 宋依洋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44-51  共有 279 人次浏览
  • 新世纪以来关于“满族作家老舍”研究述评
  • [摘要]新世纪以来研究者围绕老舍的“满族文化心理”“老舍与满族文化”以及“老舍与少数民族文学”等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做了许多有价值的阐释。关纪新是这个话题的开拓者和引领者,长期耕耘这片学术沃土,在老舍的“民族身份”“民族文化伦理站位”“民族心理”和“民族观”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学术界高度评价。“满族作家老舍”研究拓宽了走近老舍的路径,是新世纪老舍研究的重要内容。
  • 石兴泽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52-61  共有 331 人次浏览
  • 口传与文字之间——《古语拾遗》所见日本古代神话叙事体系的嬗变
  • [摘要]8 世纪初,尽管日本学习中国已经建立起律令体制,但在文化发展上依旧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字方面,汉字被引进日本并成为官方文字。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日本古代神话从口头传播到文字整理记录下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一神话系统在汉字与汉字背后的中国文明影响下被重新编码的过程。从这一意义而言,我们阅读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日本神话,乃是研究口传与文字关系一个非常难得的古老范本。文章借助 9 世纪成书的《古语拾遗》所保存的史料对这一影响发生前的日本神话原貌进行了局部还原,并从日本神话天地开辟阶段的叙事入手,对神话叙事体系嬗变、文字传统如何对口头多样性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叙事与权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晓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62-72  共有 286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优先路径诠释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乃至文化可由民族语言直接外译,也可经由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转译为外语。外译有四条路径,一条为捷径,三条为曲径,它们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外译的路径图。其捷径是外译时的首选,曲径则需视情况而定;曲径波折越多,文化磨蚀越大,外译成本就越需要考量。
  • 黄忠廉 杨荣广 刘 毅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73-80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日本古代“歌垣”文化视阈下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研究
  • [摘要]记载于日本 8 世纪古书中的“歌垣”虽然在 9 世纪便已销声匿迹,但作为构成日本基层文化的要素之一,从江户时代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日本早期的歌垣研究由于受柳田国男的“一国民俗学”方法论影响,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一直局限于国内视角,采取从民族内部观照各文化事象的态度。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对歌的大量采集与日本学界“照叶树林文化论”的提出,日本学者发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大量与日本相似的歌文化,因此从音乐学、比较文学、人类学等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日本古代的歌垣有可能是从中国西南为中心的照叶林带传到日本的观点。日本学者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的比较研究不仅突破了日本“一国民俗学”的局限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对歌文化在东亚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与地位。
  • 赵 蕤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81-90  共有 354 人次浏览
  • 共同体意识的凝铸: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
  • [摘要]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是家国结合以延祖祀历史模式下特定内涵的呈现。其以敬德保民、家国同构为根基,以尊祖敬宗、重建秩序、抗争意识为典范表述,以共同祖先认同与尊崇、大同太平为目标指向。在文化统一的旗帜下,这一文化阐释为不同时期各民族神话所不断强化,最终凝铸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察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神话中凝铸的历程,既有助于理解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与传承方式,也有助于把握其丰富内涵。
  • 袁咏心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91-98  共有 315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