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北朝寺院文学论
  • [摘要]北朝寺院文学,既可作为文学场,又是以寺院为对象的作品。其中,“寺碑文”以歌颂为情感基调,颂扬佛教义理与寺院建造功德;“伽蓝记”以极乐世界为模板描摹寺院景观,以引导“净行息心”;寺院游览诗以审美来体现佛教精神,具有世俗化的倾向。北朝寺院文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类型,为佛教的“彼制”“俗观”,是古代民族文学的珍品。
  • 胡大雷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5-15  共有 404 人次浏览
  • 羌笛意象与盛唐诗歌
  • [摘要]羌笛是一种传统乐器,很早就成为文学描写对象。盛唐嗜笛之风大行,诗人对羌笛的亲和度史无前例,其品笛、咏笛热情尤高,描写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富裕的生活和浓厚的羌笛爱好相结合,使其擅于用羌笛突出宴饮游玩之乐;殊方异域的风情,既让诗人眼界大开,也屡屡触发、承载他们的别离之悲和思乡之情,成为其羌笛描写的重要特征;战争、仕途导致的苦难和死亡,则让悲伤和哀怨的羌笛旋律走进诗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驱使他们以之抒写征人的艰辛和人生的坎坷。盛唐诗人的羌笛描写,给其诗歌注入强烈的主观情绪,使咏笛诗从之前较为纯粹的咏物,转向抒情与咏物的水乳交融;在诗歌风格的变化、创作技巧的创新及艺术魅力的升华等方面,其意义也十分突出。
  • 龙正华(苗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6-27  共有 319 人次浏览
  • 元代“诗史”说考论
  • [摘要] 杜诗“诗史”说自晚唐提出,渐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理论,无论杜诗学还是诗歌史的研究,都往往会触及“诗史”说相关的话题与诗论。元代以“宗唐”为风尚,其杜诗学话语也具有“上承宋金,下启明清”的价值。元代“多源归一、多元竞胜”的文学场域,是杜甫与杜诗走进中华文化多地域和多民族文士的重要时期。文章以元代文人“诗史”的阐释讨论为考察对象,试图初步探析元代“诗史”说的流变风貌及生成背景,从而对“诗史”说及相关话语在元代中华文学传统演进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初步探索。
  • 王 猛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28-36  共有 351 人次浏览
  • 清人选诗总集地域观念生成与“十五国风”重塑
  • [摘要]清人选诗总集将地域文学观念与“十五国风”相融并加以重塑。清代北方属于两周故地的区域,总集通过“十五国风”来加深文化认同;不属于十五国的区域,则将之类比清朝与周朝的崛起进程。南方的吴越文人认定当地是众风之首,位于楚地的文人则主张未入“十五国风”另有原因,体现出“十五国风”以及《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
  • 史哲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37-47  共有 251 人次浏览
  • 《鸿雪因缘图记》中的旗人意识与满汉文化融合
  • [摘要]《鸿雪因缘图记》是完颜麟庆以个人宦游足迹为线索创作的散文集。完颜麟庆的散文多表现出强烈的旗人意识和昂扬向上的满洲文化精神。完颜麟庆与汉族文人广泛交游,频繁唱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其散文具有满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这种满汉文化融合意识也使得《鸿雪因缘图记》呈现出理学的学术思想和承平闲雅的艺术风格。
  • 花宏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48-55  共有 296 人次浏览
  • 明清易代之际的花卉赋书写策略
  • [摘要]明末清初的花卉赋多受到作者遗民心态的影响,表现出家国之痛与易代之悲,以及对儒家道德观的坚守。随着时代变迁和清朝文化政策的实施,明遗民逐渐缓和了对清廷的态度,借花卉赋书写展现出对易代之悲的调和心态。清初满人花卉赋“经世致用”和“明经载道”的内容,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实学风气有密切关联,亦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向。
  • 李 卉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56-66  共有 300 人次浏览
  • 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
  • [摘要]“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包含着明显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借助“古今联结”的话语策略,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但主要以当时通行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原则诠释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批评依据阶级划分标准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为正反面人物两种主要类型,这看似与主流文学观念无异,但借助阶级身份对民族身份的合并重组,试图促成少数民族由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批评中的情感表述主要指向“仇恨”与“依恋”两种取向,前者因批判阶级论逻辑下的狭隘民族主义而生,后者主要征用家庭亲情和友情类的话语修辞,两者相反相成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意识下的情感结构。
  • 谢 刚 张逸云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67-76  共有 236 人次浏览
  • 向“世界”转向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观念与路径
  • [摘要]在全球大视野下,中国的多民族文学同时是世界的中国文学,其研究的基本观念应实现从民族关系到世界关系、从接受到互动、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其基本路径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世界声音、世界意识和世界价值。世界声音即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世界意识是对世界关系的认知和体验,世界价值指能够助力全球发展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 傅钱余(土家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77-85  共有 271 人次浏览
  • 在“雅俗”与“新旧”之间:论翁偶虹编剧艺术之转折
  • [摘要]深受京旗戏曲文化影响的剧作家翁偶虹注重剧本的舞台可表演性,与演员表演优势形成默契配合,建构了“循规出新”与“注旧入新”的编剧美学。他倡导剧本独立并借鉴评书等民间文艺样式,其三十年编剧活动呈现出从平衡“雅俗”到调和“新旧”的嬗变轨迹。从传统性、市场性与民间性三方面总结其艺术经验,对当下戏曲编剧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 陈晶晶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86-96  共有 255 人次浏览
  • 跨语际传播与多民族文学的融合互鉴——以当代新疆文学期刊研究为中心
  • [摘要]当代新疆文学期刊真实记录了新疆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是当代文学跨语际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为培养各民族作家,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互鉴、与时俱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期刊既是新疆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又是一种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拓展对新疆多民族文学的认识与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王 玉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97-111  共有 270 人次浏览
  • 论内蒙古生态小说书写的三个维度
  • [摘要]近年来,内蒙古生态小说创作数量增长显著,在生态思想的阐释方面,与当代中国生态小说价值取向趋同;在书写路径的选择方面,回望式书写、寓言化写作、“诗性智慧”表达等三个维度表现突出,体现着民族传统的特质,但因固有创作思维难以超越,影响了小说经典化。
  • 刘亚利(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12-118  共有 225 人次浏览
  • 阿来作品中的自然生态观探寻
  • [摘要]藏族作家阿来创作了很多具有独特个性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学作品。从阿来所生活的藏地边缘社会环境、阿来在求学时代及创作初期所接触的各类书籍和知识,以及阿来作品中具体情节、物象的隐喻或象征分析,可以探寻到阿来的创作理念和自然生态观。
  • 栗 军(满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19-124  共有 288 人次浏览
  • 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 [摘要]数字语音时代的来临,使基于口语的相关文艺样态得以复兴。新时代语音-口传文艺,在视觉-音频传输中彰显了强大能量,突破了书面文学独占局面。这种后现代式颠覆,让我们返回前现代民族民间史诗等口头传统,形成对口头诗学的再认识。口头传统表现出时间相关性,并在历史时间性上呈现出双向的复述,即代代相传过程中活态创作的前行复述,以及力图追溯并忠实于原本的向后复述。口头传统虽难如书面文学一样遵循规范文本,却仍受制于“万变不离其宗”的古典思维。随着研究视域转向对复述者和听众的关注,口头传统的空间性,即方言叙事和本土叙事对传统进行的命名,为纵向的时间性传统观念增加了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横向维度,而这显然可以成为解答各种文化传统如何走进异域的可能进路。
  • 意 娜(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25-133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以“僧伽降水母”为例
  • [摘要]自宋代起,淮河下游地区的“僧伽降水母”传说与另一个当地传说“禹擒无支祁”经常被共同讲述。水母传说并非由无支祁传说转变而来,而是具有独立的起源和本事,其与无支祁传说是嫁接关系,即两个不同文本由于名词混淆而产生了交汇。在此基础上,两传说围绕纪念物“圣母井”发生了合并。同时,二者另有各自分流并向附近地区辐射的传播路径。“合并—分流”模式既反映了纪念物在地方传说传播史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文人话语和民间讲述的密切互动与权力消长。
  • 朱佳艺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34-142  共有 245 人次浏览
  • “主位内聚焦—客位外聚焦”:叙事学双重视域中的傩戏
  • [摘要]傩戏属于虚构叙事,表演与观戏之间无绝对界限。其戏场空间在横向上以傩坛为中心,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同时在垂直配置上受到道教“三清、三界”的垂直配天说影响,形成一个多重虚构叙事世界,其中的神祇分属于不同的宇宙空间。观众在观戏时以多重世界构建的思维理解傩戏的空间结构,以矛盾律和排中律理解傩戏的故事情节;其认知行为分别以“主位内聚焦”和“客位外聚焦”为主要观察模式。“主位—客位”见仁见智,“内聚焦—外聚焦”各取所需。
  • 廖明君(壮族)刘远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43-151  共有 214 人次浏览
  • 人与物的关系——解读格林童话
  • [摘要] “物转向”是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动向之一,以海德格尔“物化聚集”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代表。两者的研究都聚焦于物,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强调物的存在及人对物的依赖,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并质疑人类中心主义。借助“物转向”理论解读格林童话,可知童话已隐含了此种人与物的关系及物的潜在意义。其中,物不仅是帮助童话主人公实现愿望的工具,而且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反客为主,积极主动地展示我,甚至阻挠人的行动,表现为“物的阴谋”“物的反抗”。童话反映了物对存在的建构意义及对人的塑造功能。
  • 丰卫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52-160  共有 253 人次浏览
  • 多民族互构:毛衣女故事的演进与流布
  • [摘要]毛衣女故事是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早期形态。在流变过程中,该故事一方面嫁接或羼入两兄弟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七仙女传说,和七夕文化逐步关联;另一方面也不断孳乳或变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各种繁复的故事情节和类型。毛衣女故事成为各民族共感、共情与共鸣的重要文化载体和精神纽带,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 刘爱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61-168  共有 386 人次浏览
  • 过番歌:移民史、苦难记忆和文化传播
  • [摘要]过番歌是近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居民赴海外务工、移民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民间歌谣,承载了民众的过番经验。过番歌谱写、讲述了两种不同的历史故事:一种是“港主”黄乃裳南洋拓荒、回馈乡梓的爱国事迹;另一种以番客的过番难、生存难编织成民众的苦难记忆,以此彰显“劝君莫过番”的劝世主题。在“离散的聚合”移民模式中,过番歌是民众生活的自我独白和情感宣泄,代表了民族文化落地生根的过程。这种珍贵的口头文学也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重要的民间印记。
  • 李朝霞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69-176  共有 259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