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期以来多民族文学的黄河书写
  • [摘要]新时期以来多民族文学的黄河书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河流书写。黄河书写以民族化表达和跨民族言说,呈现黄河流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黄河书写启发我们思考多民族文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有助于拓展中国河流文学的发展路径。
  • 杨建军(回族)崔 涛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99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学书写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使命。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民族团结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基础上,呈现乡村书写与个人情感结合、历史变迁与日常生活结合;通过历史叙事展现各民族之间天然的历史联系,民俗叙事体现少数民族作家自觉的文化认同和追求,神话原型叙事蕴含着“社会共同体”的集体性表达。这些不同的叙事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阐释,也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胡 游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61 人次浏览
  • 彝族洪水神话中的共同体叙事研究
  • [摘要]彝族洪水神话是民众关于洪水灾难的集体文化记忆,其重要性在于融汇了灾难叙事和祖先认同记忆,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叙事。在关于灾难的神圣叙事中,彝族人民借植物母题演述伐木和洪水的因果关联,表达“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叙事;并借助对人文始祖阿普笃慕表达认同的神圣叙事和节日祭祀仪式,建构六祖分支的祖先共同体叙事,增强中华民族同源共祖的认同感。在洪水灾难的历史叙事中,文字成为彝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中介,彝族人民进而利用文字丢失母题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共同体叙事,以此有力凝铸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根基。
  • 刘建波(彝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29 人次浏览
  • 民歌改造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抗战动员
  • [摘要]借用《达坂城的姑娘》《蔓莉》等少数民族民间曲调,赋予其歌词以新的含义,是动员少数民族积极参与抗战救亡工作的有效形式。揭露侵略者的罪行,唤起抗战意识;激发民气,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倡导民族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少数民族民歌改造的主要方向。西北地区的民歌改造运动,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抗战热情,强化了其主人翁精神;促进了民歌的传播,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民歌改造与少数民族抗战动员关联及其影响的探索,对于新时代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左安秋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51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抗战诗歌中的颜色符号与民族共同体思想 ——基于认知语言学...
  • [摘要]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为视角,分析少数民族抗战诗歌中“黑”“红”颜色符号的艺术想象与书写,认为其符号意义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昭示着“个体—民族—国家”统合式的民族共同体思想。该批评路径重新回答了抗战文学的本质形态、象征形式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等问题。其中,“红”之符号的“生发图式”隐喻少数民族诗人的血色抗战主体性与诗歌“阻—生”之生命美学意蕴,“黑”之符号的“阻碍图式”喻示了民族集体言说的否定表征,而“聚合”作为两种符号本质存在的形式,在文本本身、文本批评方式及文本意义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往复中表征“个体—民族—国家”渐次递进与构筑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形成两种颜色符号间相互批判、相互借鉴的视阈。
  • 张 玲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43 人次浏览
  • 江水·市井·神启:张远伦诗歌的“三重奏”
  • [摘要]张远伦诗歌的根系深扎于乡村,从郁水河、诸佛河、乌江到长江的“水系写作”,勾连出其流动于村寨与城市间的创作路径。诗人以日常即景与市井人情为底色,透过卑微内敛的“菜青虫”视角,既还原出生活本真的温度,也使其民族神话色彩与日常神性写作中的“烟火气”与“虚静美”有效平衡,以微量元素支撑起庞大的诗意空间。
  • 蒋雨珊 蒋登科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24 人次浏览
  • “甘南”镜像的文学建构:扎西才让创作的一个侧面
  • [摘要]藏族作家扎西才让近年来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大夏河”“杨庄”“桑多镇”等地理或人文符号亦真亦假,它们是作家依托不同文学体裁建构的文学景观。扎西才让挣脱了简单的个人经验的束缚,反复描绘和勾勒甘南大地的不同面相,关注和思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广阔而辽远的问题,进而抵达民族历史的纵深处,寻觅甘南大地的精神文化内涵,构建意蕴深邃的“文学甘南”图景。
  • 高娟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13 人次浏览
  • 仪式演述视域下的东巴史诗类型研究
  • [摘要]史诗是一个以“荷马史诗”为范例的文类概念。随着对西方史诗理论的引介与实践,国内学者先后提出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神话史诗、原始性史诗、迁徙史诗、复合型史诗等不同史诗类型。东巴史诗的史诗类型、文本内容、演述方式、创编程度皆受仪式的制约,其与以文本、表演为中心的史诗文本存在诸多差异,呈现出主题复杂多变、以仪式演述为中心、多模态文本等特征,其类型归属于仪式类史诗更合理。仪式类史诗的提出重在将东巴史诗置于全观视域下考察史诗与仪式之间深层、复杂的关系;整体把握史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理解史诗的复杂多样性,推动史诗研究可持续发展。
  • 杨杰宏(纳西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17 人次浏览
  • 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和差序实践 ——基于湖南桑植雷万春传说的讨论
  • [摘要]传说圈最早由柳田国男提出。以往对传说圈的划定多以地域为基础,呈现为平面式的概括。从人群视角划定传说圈,并构建传说圈层系统,不仅突出了传说主体,且能彰显传说一体多面的特征。在湖南桑植流传的雷万春传说中,存在以人群关系为基础构成的传说圈层系统。其中,传说的跨层级流动受制于讲述群体内部的话语体系,具有差等性与阶序性。具体而言,横向的人—人关系造就了传说叙事模式的差等,而纵向的人—神关系的阶序可在仪式实践中得到彰显。无论是话语实践还是仪式实践,都是记忆经验影响的结果,而话语实践与仪式实践又不断强化巩固此种记忆经验,最终使其在代际之间绵延,成为判别人群的标志与符号之一。
  • 严曼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52 人次浏览
  • 记忆、传说与新故事:新疆兵团军垦散体叙事的构成、特征及互动
  • [摘要]新疆兵团军垦散体叙事指以军垦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为中心,揭示微观的新疆兵团历史生活及历史人物动态的民间散体叙事的总和,具体可区分为作为叙事类口述史料的军垦记忆、呈现主观真实属性的军垦传说以及文人改编或再创作的军垦新故事。军垦记忆是可转化为传说和新故事的元文本,同时受到它们的影响;相应地,军垦传说与新故事之间也有密切的通约关系。
  • 胡 港
  • 全文[ PDF 0.0 MB ] 2024.1(42):0-0  共有 151 人次浏览
 1  2